為進一步強化“十四五”期間穩就業舉措,落實保居民就業任務,加大對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就業方式支持力度,今年以來,縣人社局緊扣農村勞動力就業需求,積極優化就業服務,打造和創樹“射陽e就業”亮點服務品牌,實施“e就業+”智慧服務,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和其他穩就業保就業資金,加強督促檢查和績效評估,確保支持靈活就業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建立輿情監測和處置機制,多措并舉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
多點開花保就業。完善行業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聯合總工會和企業代表組織,通過集體協商確定勞動定額、勞動報酬、休息休假、職業安全保障等事項,保障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切實做好2021年“和諧同行”千戶企業培育共同行動有關工作;推動非全日制勞動者較為集中的保潔綠化、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建筑裝修等行業提質擴容,開發更多社區服務業的就業崗位,引導農村留守婦女、就業困難人員等居家就業;組織參加第四屆“創響江蘇”大學生創業大賽,以創業帶動就業。
立足政策多扶持。鼓勵基層平臺集中組織有培訓需求的農村勞動力各類培訓班,參與育嬰員、母嬰護理、砌筑工、木工、焊工、中式面點師等10多種社會緊缺職業或工種培訓,以技術和培訓來帶動農民創業就業。對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給予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落實“三支一扶”計劃,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服務;嚴格執行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政策,全面清理縮小保障范圍、提高政策門檻等違規行為;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開通行業準入辦理綠色通道,對需要辦理相關行業準入許可的,實行多部門聯合辦公、一站式審批。
想民所想助養老。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失業保險費率政策,減輕企業社會保險負擔。允許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幫助確有困難企業渡過難關。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給予穩崗返還。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城鄉居民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80元。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對2020年因繳費困難未繳費月度,可于2021年年底前進行補繳,繳費年限累計計算,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期限一次性延長,延長期不超過1年。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及時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范圍。